领略仰韶文化魅力 感受冶铁科技辉煌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持续关注郑州

来源:郑州日报   2023-08-09 19:50:57

8月8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团来到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青台遗址、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进行调研采访,领略仰韶文化魅力,感受汉代中原冶铁科技的辉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考古学文化。河南区域内的仰韶文化遗存非常丰富,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及郑州市的大河村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等,都是其典型代表。它们同根同源,相邻而居,汇聚到一起,犹如文明的星火,在史前时期的中原大地上燃起了文明的火种,照亮了华夏文明前进的足迹,推动着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青台遗址

仰韶时期的郑州先民,便已留下了郑州先民观察和利用天文知识的印记——

青台遗址考古发掘领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魏青利介绍,荥阳青台遗址是一处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在遗址东部,内壕外侧,发现一处人为铺垫而成的祭祀区域,该区域中部偏北有按北斗九星形状摆放的9个陶罐。经国家天文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多位知名天文学家、考古学家现场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认为青台遗址的天文祭祀遗迹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天文考古实证。“青台遗址发现的北斗九星祭祀区,说明先民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天文知识,北斗九星天文祭祀遗迹是目前国内保存现状最好、最早的有关北斗九星天文现象,现象对于揭示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展示黄河先民创造的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魏青利说。

大河村遗址彩陶盆

荥阳青台先民们对北斗天体的崇拜不言而喻,而大河村先民们,则将自己对太阳、月亮、彗星等天象的观察,彩绘在了自己使用的陶器上。进入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采访团便被彩陶上的奇异纹饰所吸引,记录彗星的彗星纹、反映北斗尾部的星座纹、反映大气光学现象的日晕纹、反映月相的月亮纹等吸引了众多记者驻足。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介绍,大河村彩陶钵上的太阳纹,复原后是12个,大河村人用彩陶纹饰记录了满天星斗,说明观象授时概念已经萌芽。

仰韶先民们,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天文印记,还有足以让我们引以为傲的遗存——荥阳青台遗址,不仅有最早的天文祭祀遗迹,也发现了我国最早的丝绸;大河村先民建造房屋所使用的“木骨整塑”的建筑工艺,代表了仰韶时期建筑技术的先进水平,博物馆内堪称豪华的“三室一厅”吸引着记者们的目光;大河村遗址文化层厚达12.5米,完整记录了中原仰韶文化的产生、发展、繁荣、消亡全过程,厚厚的地层交相叠压,宛如一部厚厚的早期文明无字史书……

“看着这一件件历经岁月的古老文物,听着讲解员的动情讲述,让人仿佛时隔几千年与郑州先民们产生了某种奇妙的链接。”记者们遥想当年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场景,也不禁感慨着仰韶文化的千年不灭、生生不息。一位记者说,我们现在用的许多东西,都能在这些文物中找到影子,比如,烙饼用的鏊、蒸煮用的箅子等,外形、功能都与大河先民们用的陶鏊、陶箅极为相似,“走近这些文物,才对文化一脉相承有了更清晰而深刻的理解。”

大河村遗址

大河村、青台为大家展现了社会发展处于文明前夜的壮丽景观,而古荥冶铁遗址则体现了汉代中原冶铁科技的辉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精神。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铁很普通,然而,在历史上,铁器的发现和大规模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金属冶炼和金属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是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转折点。中国古代冶铁业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最早进入钢铁时代的国家,在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因黄河而生,依黄河而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手工业遗存,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相关遗产。” 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馆长阎书广介绍,该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众多冶铁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的汉代冶铁遗址,最具代表性,它的宏大规模和先进冶铁、铸造技术,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冶金的丰富材料,也是世界冶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发现的汉代容积最大的炼铁竖炉便是在这里,出土的铁器有古球墨铸铁,球墨古代铸铁技术领先西方国家1900多年,“在世界冶金技术发展史上,我国炼铁、炼钢技术的发明都不是最早的,但是它的发展却后来居上,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遗址冶铁产量很大,一个地区很难有如此巨大的产量,这是否意味着当时郑州地区的交通已经十分发达?”“河南冶铁在全国占有什么样的位置?”……不少记者在采访前便做足了功课,带着问题进行采访。顶端新闻记者郭淮滨曾在郑州大学学习中国史专业,虽然对历史、考古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对河南、郑州,还缺乏系统性的认识,这次采访活动对他来说俨然一场生动的校外课堂,收获颇多,“在郑州的采访,让我对史前文明的概况、面貌有了一个初步而清晰的认识。在采访中,我会特别关注先民们的对外交流等方面,专家们的解答让我受益匪浅。”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1号竖炉遗址

采访中,记者们不断发出“中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的感慨。新华社记者鲁鹏告诉记者,“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参加本次考古集中采访活动,是一次开阔眼界、调研采访的难得机会,通过这两天有郑州的集中采访,更深刻地感受到古都郑州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进一步加强了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的理解,希望此次的采访成果能更好地讲述河南故事,传播郑州声音。

8月7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活动在郑州启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组织媒体记者、专家学者深入郑州、开封、安阳、洛阳、三门峡等地的考古遗址、文博机构等,通过实地调研、集中采访等方式,生动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省内考古遗址的丰富内涵,全面展示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采访团在郑州市进行了为期两天共七个点位的采访。

记者 秦华 文 李焱 图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领略仰韶文化魅力 感受冶铁科技辉煌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持续关注郑州

2023-08-09

大豪科技: 公司董事会未讨论相关事宜,

2023-08-09

桐油和肥皂的用途和功效详解,桐油和肥皂的治疗作用分析

2023-08-09

今晚调油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40元、230元

2023-08-09

我国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星

2023-08-09

锦鲤什么意思?锦鲤是什么意思?

2023-08-09

平安御享一生2.0终身寿险怎么样?好不好?收益高吗?附案例演示

2023-08-09

一阳包多阴走势随时出现

2023-08-09

机械巨剑怎么画_机械剑怎么做

2023-08-09

山东平阴警方通报一小区有人打架:系邻里冲突 2人死亡

2023-08-09

整合区域资源 北辰集团推出北辰中心运营服务体系

2023-08-09

人美心善!这位16岁杭州姑娘被点名表扬

2023-08-09

周三(8月9日)COMEX黄金最新库存量数据

2023-08-09

确定!施罗德曝跟腱伤,勇士试训6人,里弗斯高情商,乔治做承诺

2023-08-09

三星注册“FlexSnap”和“FlexShot”商标,暗示正开发新相机模式

2023-08-09

理想纯电MPV实车遭泄露

2023-08-09

信披违法受罚百万元 赛为智能处罚落地后面临投资者索赔

2023-08-09

山西证券:给予喜临门买入评级

2023-08-09

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丨石泉县丝银坝村草池湾:奏响和美乡村建设交响曲

2023-08-09

沪深股通|金石亚药8月8日获外资买入0.05%股份

2023-08-09

沪深股通|中信银行8月8日获外资卖出0.01%股份

2023-08-09

长沙让地面公交更好衔接轨道交通

2023-08-09

冲正交易是什么意思(农信的冲正交易什么意思)

2023-08-09

股市早8点丨下方缺口有拉拽力!牛市不会出现在冬季?

2023-08-09

贝卢斯科尼杯-米兰点球大战7-6蒙扎 普利西奇造点+补射破门

2023-08-09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