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宁院士:人类作为有机生命会与无机的智慧生命并存,这是人与机器的融合

来源:搜狐科技   2023-06-29 12:10:51

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12期,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郑南宁。

嘉宾简介


(相关资料图)

郑南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专家,IEEE fellow,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及其先进计算架构的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研究,曾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宇航级视觉信息和图像处理芯片,也引领团队在国内最早开展无人驾驶智能车研究。

划重点

1. 发展人工智能,一是需要顶级的科学家,二是需要一批卓越的工程师,三是足够的经费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稳住神、静下心,踏踏实实地推进基础研究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

2. 人工智能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紧紧扣住问题驱动,问题驱动是几乎所有研究的原动力。

3. 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一次重要的演变,它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我们作为有机生命,一定会与无机的智慧生命并存,那就是人与机器的融合,而这个机器它是有智慧的。

4. 人类的聪明机器是替代不了的,我们人类有情感、有想象,情感和想象就是我们人类敏感的天赋。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潘琭玙

短短半年,新技术掀起巨浪。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虽不完美,但其高速进化的可能性已摆在人类面前。

站在新技术降临的黎明之中,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AI所具有的“黑箱”特性,引发人类将如何自处的思考。在对AI或是恐慌或是敬畏的情绪中,有四十年人工智能研究经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在与搜狐科技的对话中表示,“我们作为有机生命,一定会与无机的智慧生命并存,那就是人与机器的融合。”

郑南宁认为,共存的可能性远大于机器替代人类的可能性。他表示,机器虽然也有机器的情感,但人类的情感具有丰富的想象,“情感和想象是人类敏感的天赋”。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朴实的方法,而计算机是一种朴实的工具。

让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得力工具是当下一众公司与院校机构推进通用大模型研发与落地的关键。针对人工智能研究,郑南宁指出核心是紧扣问题驱动,“问题驱动是研究的原动力。”

问及国内外人工智能研究的差距,郑南宁表示在算力与基础模型研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他也提到,“我们在一些研究分支可以与美国并驾齐驱,在某些细分领域甚至走在前面。”

上线不到2个月,ChatGPT便收获1亿用户;不过半年,微软推出CoPilot也被视为AI落地应用的成功案例。对于AI带来的速度极快的变革,郑南宁则认为慢下来很重要,“它给予了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的一个启示是,稳住神、静下心,踏踏实实推进基础研究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

媒体:您在人工智能研究深耕四十多年,从专业人士角度,您认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与国外存在哪些差距?

郑南宁:一是在算力方面,二是在基础模型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数据、算法与算力,无论是数据、算法还是算力,其实背后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芯片。在AI芯片的研究开发方面,我们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基础研究方面,尽管我们在一些研究分支,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细分的领域中,我们还走在前面,但是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整体的架构模型,我们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媒体:ChatGPT火爆之后,学院与研究机构如何看待这场人工智能热潮?

郑南宁:今年ChatGPT的火爆,实际上它给予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要发展人工智能,一我们需要顶级的科学家,二我们需要一批卓越的工程师,三我们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耐心,我们需要稳住神、静下心,踏踏实实地推进基础研究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所以我觉得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我们一方面需要抓紧推进应用,同时我们还要培养人才。

媒体:那就您自己本身而言,从最开始无人驾驶到后来中国空间站,以及探月方面的人工智能应用,您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一些什么样的场景,人工智能的应用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郑南宁:人工智能技术它是一种朴实的方法,而计算机是一种朴实的工具,朴实的工具加上朴实的方法,我们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从我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四十多年的经历而言,很重要的是紧紧的扣住问题驱动,问题驱动是几乎所有研究的原动力。我从最初的计算机语音识别到无人驾驶,到今天,人工智能技术走向太空,其实这个背后,我们始终抓住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技术的进步与应用。

媒体:那这样的一个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我们国家现在高质量的发展也好,建设科技强国也好,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个作用和意义,您觉得人工智能这种新赛道的发展和驱动?

郑南宁: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一次重要的演变,这个演变不同于历史上所有的工业革命,它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无限的遐想,就是在这个星球,我们作为有机生命,一定会与无机的智慧生命并存,那就是人与机器的融合,而这个机器它是有智慧的。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怎么强调它都不过分,毋庸置疑,人工智能会为人类社会带来美好的明天,也会带来充满着挑战的明天。

媒体:无机生命会不会有一天变得比有机生命更聪明?我们要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吗?

郑南宁:它的聪明不同于人类的聪明,人类的聪明机器是替代不了的,我们人类有情感、有想象,情感和想象就是我们人类敏感的天赋。机器虽然也有机器的情感,但人类的情感具有丰富的想象,它是有灵魂的,机器没有人类的灵魂。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郑南宁院士:人类作为有机生命会与无机的智慧生命并存,这是人与机器的融合

2023-06-29

米其林完成55亿大手笔收购;1-5月比亚迪销量超过100万辆丨AC早报

2023-06-29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于九月一日正式施行

2023-06-29

湖南酝酿出台充电桩分时电价政策

2023-06-29

乌翠区 旅游休闲文化节扮靓夜经济|环球今日讯

2023-06-29

汪顺:金牌大满贯想多了睡不着

2023-06-29

盲打键盘完成6万字论文,全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中传毕业

2023-06-29

魔方二层公式详解_魔方二层公式口诀-世界今亮点

2023-06-29

科技赋能绿色经济——辽宁喀左县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世界今日讯

2023-06-29

LVMH总裁阿尔诺现身成都:于成都IFS、太古里、skp巡店 快讯

2023-06-29

今日热讯:铁路站房建设更智慧

2023-06-29

武昌到汉口的地铁需要多长时间_武昌到汉口地铁多长时间

2023-06-29

《我推的孩子》第二季宣布制作 放映时间暂未公布 当前热议

2023-06-29

非住宅物企明喆集团闯关谋上市 A股物企或迎“二哥” 全球资讯

2023-06-29

焦点快看:其他家电板块6月28日涨0.06%,荣泰健康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55.5万元

2023-06-29

杨超越为什么火了_杨超越为什么是锦鲤-天天速递

2023-06-29

申论培训机构 征服公考,线上学习助你登顶高峰

2023-06-28

环球今日报丨中博会进行时丨工信部“十四五”期间力争带动孵化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3-06-28

每日热门:起亚速迈使用了什么发动机

2023-06-28

微速讯:大三阳能活多久(大三阳)

2023-06-28

UA 联合竞技场 UNION ARENA 卡组介绍—咒术回战 紫色 东堂葵 世界今日报

2023-06-28

【短期融资券新发公告】23创元投资SCP005今日发布发行公告

2023-06-28

三未信安: 关于收购资产完成的更正公告

2023-06-28

男生美白脸部的方法有哪些? 男士油性皮肤怎么美白 ?|世界时快讯

2023-06-28

全球信息:晴热返场!今天武汉中心城区直冲36℃!

2023-06-28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