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的故事

来源:聊城视窗网   2023-05-31 00:19:51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他是用毕生努力发展杂交水稻的追梦人;他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他,就是袁隆平。


(相关资料图)

今年的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一起重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动人故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选择农业报国。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袁隆平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工作,一心扑在农学研究上。袁隆平认为,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可是在传统理论中,水稻恰恰没有杂交优势,它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一株水稻只要一开花,雄花自然就会给同株上同时开放的雌蕊柱头授粉。

1961年7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周边的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水稻播种后,高产的性状没有再现,反而出现严重的性状分离。他根据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推测,发现的这株水稻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有了这个分析以后,他就认为既然自然界能够长出天然杂交稻,在自然界应该也可以找到雄花是败育的、雌花是正常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那么人工也可以培育出杂交稻。

为了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水稻,1964年到1965年,在安江农校附近的稻田里,袁隆平一垄垄、一行行地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他冒着高温,在田里晕倒了爬起来继续找,坚持不懈地找了两年,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稻株。他立刻利用它们反复试验、反复论证。

此后,袁隆平与他的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性的研究。1964年到1970年间,袁隆平师徒几人用栽培稻的雄性不育株,先后与近1000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试验,以期在后代中获得稳定的雄性不育水稻。但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达不到始终保持不育。这也意味着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袁隆平反复思索、比较,敏锐地意识到,他们所用的杂交材料,亲缘关系还是比较近,如果再把杂交材料的亲缘关系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效果也许会更好。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南红农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当地一处沼泽中发现了后来被称为“野败”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以它为母本,培育出了200多粒“野败”的第二代不育株稻种种子。从第一株天然杂交稻到“野败”,经历了将近十年时间,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像袁隆平一样,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发布:聊城市广播电视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的故事

2023-05-31

【原】雨天游小浪底_天天热闻

2023-05-30

焦点日报:华图山鼎(300492.SZ)拟10股派0.2元 于6月6日除权除息

2023-05-30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全资控股科技公司项目签约落户合肥

2023-05-30

消息称:马斯克私人飞机已落地北京|环球速看

2023-05-30

首次明确弱光地区水稻光照利用率 四川农业大学成果登上国际主流刊物-世界关注

2023-05-30

海口秀英区东山镇低洼“撂荒地” 农民反季养殖小龙虾效益倍增

2023-05-30

新西兰留学签证步骤是近期很多学生所关心的。那么你了解吗? 世界热点评

2023-05-30

全球热讯:北大荒人肖像摄影作品和北大荒著作展开幕

2023-05-30

越秀地产(00123.HK)获授2亿港元循环贷款融资-环球实时

2023-05-30

溧阳新房楼盘房价(溧阳房产新楼盘)

2023-05-30

国元证券:给予恺英网络买入评级

2023-05-30

英科医疗: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为 3.9 元 / 股 当前热讯

2023-05-30

安徽:强降雨致多地受灾 共转移安置551人

2023-05-30

环球速读:高途季报图解:营收7亿同比降2% 净利1.1亿同比增112%

2023-05-30

论第三声的组词是什么(论第三声的组词)_即时焦点

2023-05-30

全球实时:CDPR不愿透露《赛博朋克2077》销量:等下个里程碑

2023-05-30

环球观天下!三部门联合发布依法严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

2023-05-30

【环球热闻】“百千万”工程助退役军人踏上就业创业新征程

2023-05-30

生物医药板块跌0.48% 冠昊生物涨19.99%居首

2023-05-30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好嘛(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怎么样)

2023-05-30

罗德里格斯吉他(罗德里格斯)

2023-05-30

东京圈房地产投资额跃居世界第2 仅次于洛杉矶_世界信息

2023-05-30

天涯社区被列为经营异常 环球播报

2023-05-30

环球最资讯丨社区干部平均月薪2万?当地回应:附近几个社区还有更高的

2023-05-30

精彩图集